背蹲舉/前蹲舉對「棒球投手」有用嗎?

我很樂意再回答這個問題,從功能性訓練的角度來看是「幫助不大」。

背蹲舉或前蹲舉可以發展一般肌力,因為它可以鍛鍊到非常多的肌肉群而且「絕對重量」又大,所以不管是對中樞神經或肌肉刺激都很高。 刺激越多代表越好嗎?第一,刺激越多,你需要「更」多的能量與時間進行恢復,這可能會「干擾」專項的訓練品質與強度;第二,刺激越多肌肉,但不符合運動項目的姿勢需求,這需要時間與能量來轉換,不如選擇更符合運動的姿勢來進行訓練,發展出功能性肌力,轉換也有效率。

對運動員來說,我要談的是功能性強壯,不是一般健康、一般肌力。

對投手來說,下肢的功能性動作,建議是「分腿」姿勢,當分腿姿勢夠強壯後,可以進階到動態嗎版本,像是「後弓步」。

美國主要訓練棒球選手的肌力與體能教練Eric Cressey、Zach Dechant 他們都有分享實務經驗,有興趣都可以去了解。 酒杯分腿蹲可以50%體重後,下一步是雙手持負重100%體重分腿蹲。

「肌力是習來的技術,不是練什麼都一樣」

在付費討論區也曾發過文章,有興趣可以前往參考:

反向弓步:建構運動員的基礎!
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group-forum/topic?tid=772

[轉載] Eric Cressy 和 Dr.Stuart Mcgill 的Podcast(旋轉型運動、大重量、訓練轉移、劑量) 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group-forum/topic?tid=590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山姆伯伯
運動訓練相關文章分享、運動訓練產品經銷及零售、運動訓練講座課程。目前不提供線上問題咨詢、個人代購服務。...(完整介紹)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