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導致腰肌肌肉反應延遲,引起慢性下背疼痛?

今年協助很多學員進行腰肌的喚醒及肌應測試,藉由按壓「神經淋巴反射區」之後,雖然腰肌的肌應測試結果有變好,但回饋還不夠紮實,總是差了一點,於是我問了這些學員共同的問題:「你有喝咖啡嗎?」得到的答案是「有」,而當我讓這些學員飲用「運動飲料」或「B群」之後,他們”所有人”的腰肌肌應測試結果都變「強」了,反應變的更為紮實,學員覺得奇妙,為什麼咖啡會影響腰肌的反應呢?

在《Guide to Healing Chronic Pain: A Holistic Approach(暫譯:慢性疼痛治療​​指南:整體方法)》有提到:

Nutritional Myth #5: Caffeine is harmless
(營養誤區 #5:咖啡因是無害的)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s, caffeine stresses the kidney organ. It also stresses the adrenal glands which produce the flight or fight reaction through neurotransmitters such as adrenaline. When these organs are stressed, it can actually weaken the corresponding muscle groups that are on the same neurological circuit. The psoas muscle, also called the hip flexor, is often unbalanced or weakened due to caffeine-related imbalances in the kidney organ according to holistic chiropractor Dr. Bradley Nelson, created of the Body Code Healing System. Dr. Nelson, who has literally seen thousands of people with back pain over his seventeen years in practice, feels that caffeine is the number one toxic substance contributing to chronic back pain.
(根據中醫的教義,咖啡因會帶給腎臟壓力。它還會對腎上腺產生壓力,腎上腺會通過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產生逃跑或戰鬥反應。當這些器官受到壓力時,它實際上會削弱處於同一神經迴路上的相應肌肉群。 根據 Body Code Healing System 創建的整體脊椎按摩師 Bradley Nelson 博士的說法,腰肌,也稱為髖屈肌,由於腎臟器官中與咖啡因相關的失衡,通常會失衡或減弱。 尼爾森醫生在其 17 年的執業生涯中親眼目睹了成千上萬的背痛患者,他認為咖啡因是導致慢性背痛的頭號有毒物質。)

事實上,我也曾在肌肉喚醒技術的講座中示範過,當一個人喝一口咖啡後,肌肉反應當場就變弱了。而肌肉反應變弱代表肌肉「延遲反應」,肌肉延遲反應會引起動作的代償反應、關節不穩定等,進而導致緊繃、不適或疼痛。

若有慢性下背不適或疼痛的人,或許先戒掉咖啡因(像咖啡、紅茶等),觀察自己身體狀況,我覺得這是一個「可能」對你有幫助,但無害的實驗方式;而戒掉咖啡因,可能對於你運動表現也有幫助(因為腰肌反應變好了),如果需要提神,或許可以考慮B群。

以上分享。

[講座] (新版)2023年本肌肉喚醒技術(原理、問題、方法及肌應測試)

在《強膝訓練》書上有介紹「肌肉喚醒術」,談到什麼是肌肉喚醒,並且如何透過神經淋巴反射點來喚醒肌肉,而在教學上也遇到不少相關的提問,所以藉由這場講座來分享背景知識與目前山姆所理解並從實務上驗證到的現象。講座中會教大家山姆平常在驗證新工具的實驗方式(科學貴在實踐),參加完講座後,民眾會具備基礎的背景知識,同時能自行實驗及求證其它的工具及方式。

壹.關鍵線索:為什麼肌肉會延遲反應?
(實務觀察:它是肌力訓練動作代償、復健成效不彰、身體緊繃不適的主因之一)
貳.關鍵工具:神經淋巴反射點,它是什麼?
參.常見問題:
1. 按壓反射點的力道要多大?要按多久呢?
2. 按壓有特定的手勢及方式嗎?
3. 如何判斷肌肉延遲反應?肌應測試。
4. 使用滾筒來按摩肌肉也能改善肌肉延遲反應嗎?
5. 透過按壓反射點來喚醒肌肉後,可以持續多久呢?
6. 肌肉喚醒技術可以用在什麼時機?
肆.身體主要肌肉的神經淋巴反射點的按壓位置及方式,並分享經驗。
(分享實務上常使用的肌應測試,包括臀大肌、腰肌、股四頭肌、臀中肌及核心肌群)
伍.其它喚醒肌肉的方式及說明。
1. 垂直律動機
2. 輕拍淋巴結
3. 腹部按摩

講座的時間及費用如下:

■ 時間:2023年3月19日(日)上午9點到中午12點半
■ 教練:山姆伯伯
■ 費用:3150元台幣(如果曾經上過課,要複訓的話,享6折價)
■ 人數:24人
■ 場地: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65-3號1樓
(中和新蘆線上,離"中山國小"出口約10分鐘路程。)

■ 備註:上課會提供紙本講義,並附贈一顆「防爆腸道碾壓球(腹部按摩球)」。

》相關RPR文章,可以點選:https://goo.gl/oEnA4w


若有興趣報名的人,請來信「a.bay.studio@gmail.com」,主旨寫「報名(新版)2023年本肌肉喚醒技術(原理、問題、方法及肌應測試)」,我們會回覆匯款資訊,請在三天內完成匯款。

[課程] 功能性肌力訓練運動團體班(2023年,3月份週六班)

這門課程主要是針對有運動習慣或運動需求的族群,想要透過肌力訓練來強化身體素質,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跟「強膝訓練班」相比,有更充裕的時間來進行「準備作業」,同時加入「身體協調」發展的元素,像是直線/橫向的馬克操動作等,但會隨學員的情況來做調整:

一.肌肉喚醒術
二.滾筒放鬆
三.伸展(靜態/動態)
四.輕度爆發力(視情況而定)
五.肌力訓練

每週上課一次,一次為90~120左右分鐘,為期一個月的時間,缺課無法補課,上課時務必穿著運動服裝、運動鞋(可以赤腳)、自備毛巾與飲水。 若有什麼問題,山姆可以透過「電子郵件」直接討論。

目前有協助提供果凍組,包括一顆維他命C、一顆MSM及果凍(含10公克吉利丁+10公克水解膠原蛋白),一份是40元(一個月份四週是160元),若有需要的朋友,在報名時可以提前說明。果凍組是上課前吃,對於肌腱需要復健的人有幫助;若無受傷,也可以食用。

■ 時間:
2023年3月份週(六)下午班時間:3/11、3/18、3/26、4/8下午2點至4點

3月25日為補班日,所以課程換到3/26日。

(卻報名課程,但已知某幾堂課無法出席,可以事先告知,報名時可以扣掉費用)

■ 教練:山姆伯伯
■ 費用:4000元台幣
■ 人數:每班人數上限12人。
■ 場地: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65-3號1樓
(中和新蘆線上,離"中山國小"出口約10分鐘路程。)

■ 備註:
1. 沒有提供補課服務。
2. 上課會使用滾筒進行按摩,請自備滾筒。

有興趣報名的朋友,可以寫信至【a.bay.studio@gmail.com】,主旨為【報名功能性肌力訓練運動團體班(2023年,3月份週六班)】,請告知你要報告的班級,山姆會回覆匯款資訊,若三天內沒有繳費會失動取消報名權利。

[課程] 從年輕人到銀髮族都適用的強膝訓練(2023年,3月週二及週六班)

strengthyourknee

這門課程會以新書《從年輕人到銀髮族都適用的強膝訓練》的內容為主,山姆會帶領大家進行以下的步驟,其中肌力訓練的部份會以「下肢髖主導」及「下肢膝主導」動作為主,課程的最後會保留時間讓大家提問,或者有膝蓋的問題,山姆也可以協助做評估:

步驟一.肌肉喚醒操
步驟二.滾筒按摩
步驟三.熱身動作
步驟四.肌力訓練
(問題討論)

這門課屬於「術科」內容,需要實際操作,訓練前有任何的疼痛請務必在報名時事先說明,讓教練可以事先了解狀況。

延伸閱讀:4 類膝蓋疼痛案例的經驗分享

每週上課一次,一次為75分鐘,為期一個月的時間,上課時務必穿著運動服裝、運動鞋(可以赤腳)、自備毛巾與飲水。 若上課後有什麼問題,可以透過「電子郵件」直接討論。

■ 時間:

週(二)晚上班:3/21、3/28、4/11、4/18 ,晚上7點~8點15分。(額滿)
週(六)上午班:3/11、3/18、3/26、4/8,上午10點半至11點45分。

■ 教練:山姆伯伯

■ 費用:3000元台幣
■ 人數:每班人數上限12人。
■ 場地: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65-3號1樓
(中和新蘆線上,離"中山國小"出口約10分鐘路程。)
■ 備註:
1. 如果已經安排的活動日期與上課日期有衝突,無法前來上課,在報名時,可以事先告知,少繳該堂課的費用。
2. 如果臨時請假的話,可以在當期結束前至其它班級補課。 

有興趣報名的朋友,可以寫信至【a.bay.studio@gmail.com】,主旨為【報名從年輕人到銀髮族都適用的強膝訓練課程(2023年3月份)】,請告知你要報告的班級(週二、週三或週六),山姆會回覆匯款資訊,若三天內沒有繳費會失動取消報名權利。

[學員筆記] 梨狀肌緊繃怎麼自我照護呢?

今天強膝訓練團體課結束,協助一位學員檢查髖關節,在進行90/90 坐姿髖外展的動作時,髖關節抬不太起來,而髖關節有一邊會覺得卡卡的,平常下背會緊會痠。檢查他的梨狀肌柔軟度,明顯十分緊繃,透過按摩槍按摩後(臀大肌的肌應測結果也是「強」),重新讓他在進行六角槓硬舉,學員反應:「變的輕鬆許多,感覺髖關節變溫暖了。」

可能久坐或者過去運動受的傷,使得梨狀肌或周圍的區域比較緊繃,限制血液循環,同時也會影響到髖關節的活動範圍及工作能力,而居家可以怎麼自我照護呢?建議是先按摩,放鬆緊繃的區域,然後伸展它,而如果可以的話,可以進行髖關節鉸鏈的訓練去活化髖關節的功能,像是橋式、直膝硬舉(即使是徒手動作」。步驟的部份,以《強膝訓練》書上的圖示來做分享:

步驟1:按摩緊繃的區域。

如果是按壓臀部右邊,讓右邊臀部坐在滾筒上,右腳翹二郎腿,將身體的重量移向右邊的臀部,可以前後左右去「挅索」一下,看什麼區域比較緊繃,可以花1~2分鐘的時間來按壓它。

如果肉量比較高的人,想要按比較深層,可以考慮使用按摩球

glutes

步驟2:靜態伸展

進行「鴿式」伸展,可以使用「梯形助展軟墊」來輔助,改善學員姿勢,讓伸展效果更好。如果沒有軟墊的話,可以換成滾筒、瑜伽磚,或者把瑜伽墊捲起來使用。進行2~3組,每組30秒的時間。

tmat

步驟3:進行髖關節鉸鏈動作

可以進行橋式、直膝硬舉(即使沒有負重),去訓練髖關節,同時活化其功能。

方法還有很多,但我覺得自我照護的部份,簡單比較容易上手,也容易規律進行,而這樣也容易累積出效果,以上提供學員做參考。

[講座影片] 深入解剖麥克波羅伊肌力與體能訓練系統(全程中文)(1080p HD畫質)

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邀請到人在美國春田攻讀肌力與體能科學碩士,同時也在全球知名訓練中心麥克波羅伊肌力與體能訓練中心實習的的好友熊璟鴻,來跟大家深入解剖這知名訓練中心的《課表規劃系統、能量系統訓練、場館動線流程、客戶檢測手段與動作矯正訓練》。

麥克波羅伊肌力與體能訓練中心是由美國知名功能性教練麥克波羅伊所創立,它被美國男士健康網評選為全美最好的十大健身房之一,也被The Active Times網站評選為全美最好的健身房#1。

麥克波羅伊肌力與體能訓練中心提供運動表現提升計劃與個人(運動員及一般民眾)的訓練,同時也有豐富的教育培訓及資訊傳播,不僅有國家級及職業級的隊伍選擇在麥克波羅伊肌力與體能訓練中心進行訓練,也有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健身教練、教育機構、學校單位(包括台灣)前往培訓及取經,它不單單是一間實務經驗豐富的運動員訓練中心,也是一間培訓機構及知識傳遞中心。

若您希望找尋一套以運動科學為基礎,同時富含豐富實務經驗及架構完整的成熟系統,絕對不能錯過麥克波羅伊肌力與體能訓練中心的系統。我們認為,先把一套武功心法學透了(細節),再去學其它的武功會特別快,最後,分享麥克波羅伊的一句話:「從聰明人那抄襲的東西不叫作偷,叫做學習」,在創造自己的系統前,或許可以先從別人成熟的系統上去學習。 繼續閱讀 →

[講座影片]從肌肉、體重與失重三個概念來談「技術」在所有運動項目的訓練中所扮演的角色

1

2

非常高興第四度邀請到山姆伯伯的好友【徐國峰教練】來分享近期他相當感興趣而且研究深入的【失重(Unweight)】主題,這也是山姆非常感興趣的主題,也十分期待國峰教練紮實又深入的分享。事實上,1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博爾特(Usian Bolt)所進行的上膊訓練,就是一種失重的訓練,可以參考之前的討論文章《1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博爾特(USAIN BOLT)的瞬發上膊好醜?》。

所有的移動都是『失重』所造成的結果」,但運動可分成水平和垂直移動,水平移動是在水平方向失重、垂直移動是「向上失重」,跳遠是一種要把這兩種失重技巧同時發揮到極致的運動:

一.水平移動是「向前/後/左/右失重」→失衡→造成轉動。所有的水平移動都是「轉動」
。支撐點愈穩固,轉動得愈有效率。
。轉動得愈快,速度愈快。V = rω = rθ/Δt(速度=轉動半徑×角速度)
。想轉得愈快,肌肉就要有力量維持穩固的支撐

二.垂直移動是「向上失重」
。失重速度愈快→跳得愈高
。力F要愈大,但F不是從伸肌(extensor)推蹬來的,是從腳的剛性和體重的位移率來的:F=kΔx
。彈性系數k是一個常數,但人的腿部肌肉肌腱的彈性會隨著訓練而改變。 繼續閱讀 →

[講座影片] 練心:如何提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徐國峰教練)

非常高興再次邀請好友徐國峰來分享另一個新的主題『練心:如何提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很巧的是,近期國峰跟我都對【能量】的主題很感興趣,山姆是反射性性能重置開始研究起,而國峰則是從「心」來研究,上次彼此短暫的交流後,更期待這場講座的到來,以下是這場講座的資訊:

一:簡介

科學化訓練大都是在強化身體的能力,這些知識的發源地在西方,從古希臘時代就開始鑽研健身與訓練法,我們從西方的畫作、雕塑品都可以看出他們眼中的人體之美是偏向「身體」的;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身體」一詞,從來不僅限於血肉皮毛的形軀。當我們把身體靜置於空間結構中來解析,它包含了有形可觸的「形軀」、無形而實存的「精氣」,以及與形軀、精氣合一且交互作用的「心神」(蔡璧名,《身體與自然》,頁55) 。中國人的老祖先很少為了健身、健美、成績或運動表現而鍛鍊,中國講「修身養性」,修身是手段,養性才是目的!

西方的訓練哲學中,當然也談了不少心志/心智訓練 (從下面的參考書目中即可看出有多少教練或心理學家關注這個主題,許多都是暢銷書籍),但練心在西方科學化訓練的主軸下只是手段,運動表現(工作表現與社會上的成就)才是主要的目的!

不論「練心」是手段還是目的,「卓越的(運動/工作)表現必須仰賴優秀的心理素質當作基礎!」這句話我想大家都同意。但身/心之間的關係為何?它們兩者之間是如何互動的?我們又該如何照顧、強化與運用自己心志的力量來提高自己的運動表現 (或生活與工作表現)?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