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含有[划船(Row)]標籤的文章

[Training for the New Alpinism] 耐力型運動為什麼要練最大肌力?肌力變好為什麼能改善耐力呢?

最近在讀《Training for the New Alpinism: A Manual for the Climber as Athlete》,其中談到為什麼耐力型運動教練會不做肌力訓練:

一般的耐力運動,像是跑步、自行車、划船及游泳,運動員持續反覆相對低肌力的動作長達數分鐘或數小時,很明顯這些反覆動作所需要的肌力是遠低於最大肌力的,若是如此,為何我們要花時間在發展最大肌力呢?這是很直覺的,也是為什麼許多教練或耐力型運動的選手不進行肌力訓練,就是用不到最大肌力,何必練呢?而且甚至有的人認為增加最大肌力會導致體重增加,就是因為長期來對肌力訓練的偏見,再加上大部份耐力型教練缺乏對正確肌力訓練方法的了解,所以偏見持續至今。

對耐力型運動,肌力訓練可以帶來什麼好處呢?有將資訊進一步寫在付費討論區:
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group-forum/topic?tid=1211

完整上肢訓練指南:上肢水平拉的動作提示及常見錯誤(圖及影片)

該內容受密碼保護。請在下方輸入你的密碼檢視:

[說明影片] 新站姿單手水平拉的漸進動作設計及說明

新站姿單手水平拉的漸進動作設計及說明,影片長片大概22分鐘,內容為:

摘要:
一。水平拉動作的重要性
二。MBSC 動作設計的原則(80/20原則、場館動線)
三。新水平拉漸進動作的想法
四。漸進動作的設計
五。結論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至付費討論區了解:
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group-forum/topic?tid=481

 

在臥推後,吊環划船,背很難出力,怎麼辦?(交替抑制)

在「麥克波羅伊訓練系統實務操作」時,有一天的課表是「斜板臥推」先,下一個配對組是「吊環划船」,有人在進行吊環划船時,覺得背很難出力,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交替抑制」,可以參考「代償之王:胸小肌(PECTORALIS MINOR)」。

現代人原本就有圓肩姿勢,胸小肌處於短縮的情況下,這時先進行啞鈴斜板臥推的動作時,會讓胸小肌更處於誘發、短縮的情況,這會抑制背部的肌肉,使背部肌肉較難以出力。這時再去進行跟背部有關的動作時,可能會發現「活動範圍減小(如:吊環難碰到胸)」,或者拉的動作較難使力。 繼續閱讀 →

改善闊背肌緊繃的4個簡單方法

之前在「成人的檢測系統跟介入矯正的手段」的講座中有提到「FMS的肩膀活動度」動作評估有盲點,即使肩膀活動度拿到三分,也有可能無法進行上肢垂直推(如:肩推),所以若要確認客戶是否有能力進行「上肢垂直推」的動作,需要做另外的動作評估『肩膀屈曲活動度(手高舉過頭的活動度)』。

為了方便後續說明,先做個定義,若手高舉過頭,手臂可以對齊耳朵,表示肩膀屈曲活動度是「YES」;若手臂無法對齊耳朵,表示肩膀屈曲活動度是「NO」。

一:先透過站姿來評估肩膀屈曲活動度,若是「NO」,可能是「動作控制有問題(前側核心張力不足、斜方肌缺乏張力等)」或「肌肉筋膜太緊繃進而影響肩膀的活動度」;若是「YES」,恭喜你,可以直接進行上肢垂直推。

二:若站姿是「NO」,要如何篩選問題呢?可以透過仰臥姿來進行肩膀屈曲活動度的評估,由於仰臥姿時,身體不需要產生交替抑制的拮抗關係來維持身體直立的張力,這個情況下,可以觀察肌肉筋膜的狀況。若仰臥姿,肩膀屈曲活動度是「NO」,表示操作者的肌肉筋膜過於緊繃(如:闊背肌、大圓肌、肱三頭長頭等),需要進行是「肌筋膜放鬆+伸展」。

三:若仰臥姿是「YES」,但站姿是「NO」,表示「動作控制有問題」,需要針對動作控制來進行鍛練。

可以抓住以上的要點,就能對症下藥或了解別人在說什麼,這也是學習的關鍵,學習需要先懂別人在說什麼、然後模仿,最後再內化。但若不了解事情背後的本質,隨意模仿,除了沒辦法活用外,也很容易誤用。 繼續閱讀 →

休息日要完全休息嗎?主動恢復循環訓練。

休息日(恢復日)就是要完全休息嗎?不是,可以進行主動的恢復方式,這有助於讓您更健康、更強壯的面對接下來的訓練日。主動恢復日當天應該做的事情:

一:解決常見的問題,如胸椎活動度不良、腳踝活動度不良、髖屈肌群緊繃、無力的核心及臀部。
二:使用對關節沒有額外壓力的心肺運動,來提高心跳率,有助於排汗。對關節有壓力的運動如跑步。
三:促進血液流向痠痛或僵硬的區域,把養份帶進這些區域,進行修復。
四:在沒有引起疲勞的情況下讓身體準備迎接下一個訓練日。
五:讓您整個人感覺很棒。 繼續閱讀 →

划船為什麼要加肩膀螺旋轉動呢?

在分享《吊環划船動作(雙手、單手)》這篇文章時,有人提到:「為什麼要的加一個肩螺旋轉動呢?」答案在【闊背肌下拉重返訓練領域了?】文章中有提到:

X-Pulldown 它是一個對肩膀友善的終極動作。我們的指示非常明確:拇指向下開始(肩膀處在內旋)、拇指向上結束(肩膀處在外旋)。從一個拇指向下的位置至拇指向上的位置,已增加外旋的元素在下拉動作中,同時增加一點肩旋轉袖的扭轉,讓這個動作成為一個對關節十分友善的螺旋動作。在我的書中,這個動作從無名小兵成為英雄了。

從我的朋友Michol Dalcourt教練中,有一個大的教學指示。在進行動作時,把你的胸口推向機器。你只後縮肩胛骨,你不需要老派的指示"夾緊肩膀骨"。Michol 在幾年前的研討會提出這很棒的提點,你無法同時把胸口往前推又聳肩。把胸口往前推是"Retraction",而聳肩是"Elevation"。如果你想要鄉下拉的頂部時消除聳肩,提示"Chest to Bar",而不是"Bar to Chest"。Michol 提出另一點,沒有肌肉是把胸口往前推的,只有把肩膀向後移的肌群。而這樣的指示所造成的結果截然不同。

繼續閱讀 →

吊環划船動作(雙手、單手)

延續【彈力帶下拉】的話題,在進行引體向(垂直拉)上有困難或是會疼痛,也可以進行划船的動作,雖然它是水平方向的拉,但仍然是個不錯的替代動作。吊環划船動作可以是雙手或者單手,而強度的部份,可以調整腳步,身體愈與地面垂直,難度愈低;身體愈與地面呈水平,難度愈高,可以自行調整強調。而跟彈力帶下拉動作一樣,可以加入一個肩膀螺旋轉動,延展時,大拇指是朝內,回拉的過程中,將大拇指轉向朝外。延伸閱讀,划船動作(TRX、啞鈴等)手非常痠,正常?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