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軟組織受傷循環(Soft Tissue Inquiry Cycle):軟組織(因為運動或訓練)出現損傷(Tissue Trauma),發炎反應(Inflamation),然後修復過程中會有沾黏(Adhesions);未適當處理的情況下,影響動作模式(Altered Movement),最後動作出現代償機制(Compensation Strategies)。如下圖: 繼續閱讀 →
以下為含有[肌筋膜(Myofascial)]標籤的文章
滾桶放鬆:肌肉痠痛、發炎、瘀青、下背區域
「徒手按摩到瘀青是正常的嗎?」、「滾桶按摩的隔天會全身痠痛?」、「足底筋膜按壓完後,隔天發炎了,正常嗎?」、「下背真得不能按嗎?」山姆針對這四個問題來做分享。 繼續閱讀 →
巫毒橡膠彈力帶 Voodoo Bands 用途
關於帶狀彈力帶加壓放鬆法(也被巫毒帶加壓法),山姆以風靡全美的MELT零疼痛自療法所提到的軟組織概念來解釋,簡單來說,將彈力帶以《加壓》的方式綁在身體部位上,然後《活動》鄰近的關節來產生動作,藉此《拉扯、加壓、旋轉、收縮、伸展》軟組織,改善關節的滑動功能,恢復關節的活動範圍,交換軟組織內的液體與復水,讓帶有養份及氧氣的新鮮血液進到軟組織中,進行修復的工作。
✔ 踝關節&腳踝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eJtlcvRAcO4
✔ 肩膀(若沒有夥伴的話,可以使用槓鈴來自己綁:影片)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YerDfsn1jcA
✔ 前臂及手腕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3ksZnkAUKSw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8fDXJBmZDdQ
有人問用運動膠布、繃帶、繩子等行不行?原則上是要有《彈性》能《伸張》的帶子,不一定要購買Rogue品牌。若用沒有彈性的帶子,可能會讓肌肉中的血液是完全被阻斷或過大的擠壓,這可能就會有問題。使用上,有建議是不要超過90秒,但不清楚實際原因。更多的操作方式,可以參考《Becoming a Supple Leopard》。
使用聲明,這裡有一個參考《WHAT IS VOODOO FLOSS AND HOW CAN I USE IT FOR BIOHACKING?》:
✔ 彈力帶是由乳膠製成,如果有過敏的話,請不要使用。
✔ 避免使用在頭部、頸部、胸口、腹部或背部。
✔ 彈力帶會壓縮軟組織,若您覺得血液被阻斷的太多,您的四肢開始變成紫色或是無力,或有麻木或刺痛的感覺,請立即停止使用。
如何使用巫毒:
✔ 將彈力帶圍繞關節或軟組織的附近。
✔ 大概使用約50%的張力來拉扯及重疊彈力帶。
✔ 將彈力帶的末端固定。
✔ 進行開放鏈的動作,進行所有的動作範圍。
✔ 進行閉鎖鍊的動作,加載及進行特定動作的活動範圍。
[轉分享] 解剖列車-筋膜特徵為肢體的連貫與限制。
因為友人的介紹才知道林兩傳中醫師(康健雜誌:庖丁解牛 輕柔化解筋骨僵硬),這位醫師在他個人的臉書上分享給讀《解剖列車》一書人的建議:
《解剖列車》一書中所說的筋膜特徵為肢體的連貫與限制。
但在實際臨床治療上,結構網絡的特徵是“滑移”,是深淺層網絡間的滑移。
滑移造成深淺層間互相牽扯的張力增加,是肌肉變緊,活動角度變小,甚至是造成功能性疼痛的主因。要理解這種滑移變化,依靠的是手下感受到的張力變化,再多的解剖學知識也是無用。
滑移,主要來自深淺層結構網絡的不協調,淺層(長程)的網絡變化來自足弓的變形或是骨盤的錯位。深層(短程)的網絡變化來自肌肉的受傷或過度使用,也會來自臟器的體積變化。解剖知識只是在尋找張力變化時較精準定位用。
就治療上而言,張力的尋找像是眼睛看,解剖知識像地圖。有眼睛沒有地圖,多找幾次,慢慢累積經驗還是找得到。有地圖沒有眼睛,像變形蟲試誤,根本不知道目的地是什麼。
所以問題在怎麼摸清楚不同層次的張力變化,知道變化的來源及前因後果,這是動態的變化,與原始解剖位置關係不大。要找的是原始位置的後續變化,所以讀解剖的原始位置,不管多細膩的描述,都不可能知道病理變化的。
如只是依照病人症狀描述,然後照解剖知識去處理,不管是所謂的局部筋膜鬆解,或是針刺刀切,都可能是把被代償的地方弄的更紊亂而解消當下症狀,其實很可能是誅伐無過,製造後續更多問題。甚至壓痛都不能做為確切可處理的依據。
這是給讀《解剖列車》的人一些小建議。
非常感謝醫師的分享。二年前有跟友人談論到解剖列車這本書,主要以”非”活體來描述筋膜特徵,而《活體》的筋膜也是這麼一回事嗎?可能不是,但很明顯地都被一概而論了。《解剖列車》一書分享了筋膜的概念,而實際情況下,唯有《觸診》才能了解狀況,而非猜測或是套用書上的答案。
當然,「知識是一件事,摸不摸得到(做不做得到)又是一件事,能不能解決問題又是一回事。」沒有人沒有盲點,持續學習及思辯。中醫理論談的"筋"與西方談的"筋膜"不一樣。
以上分享。
[soma system] 花生球的應用方式
在soma system的網頁上有分享"Double Track Roller"的操作方式,操作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在花生球上,有放鬆頭部後方、上背、大腿後側、臀中肌、TFL、臀大肌、小腿骨外側。部份動作若覺得頭部懸空會不適,可以頸部躺在瑜珈磚上或是手臂上。
網站也有提供PDF版本的冊子,有興趣可以自行下載《Double-Track-Roller-technique-sh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