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趟間歇跑, 為什麼會受傷?Load > Capacity

學員說:「跑完12趟間歇,結果左腰不舒服,之前跑8~10趟,本週跑班教練要求一定要跑12趟」,這可以解釋成負荷「大於」能力的受傷狀況,這個負荷與能力的概念,在《Pain-Free Pickleball(無痛匹克球)》寫的很好,山姆分享給大家知道。

負荷>能力

大多數受傷的情況,肌肉骨骼疼痛及受傷可以歸納為「負荷(Load)」與「能力(Capacity)」的簡單方程式。
  • 負荷:物理壓力,或者施加在生物組織上的力。
  • 能力(Capacity):生物組織可以承受的最大負荷。
若我們施加的負荷大於組織(肌肉、肌腱、骨骼等)能承受的能力,疼痛或受傷的風險就會提高。

溫水煮青蛙

若緩慢給予組織施加負荷,同時給予時間去恢復與適應,疼痛和受傷的風險就會大幅降低,因為組織的能力會慢慢增加-骨密度提高、肌肉變強、肌腱變粗、關節對負荷的敏感度降低。從久坐到每天打兩小時的匹克球,可以預期身體組織會出狀況,因為負荷來的太過快,沒有時間適應,受傷情況會增加。

恢復的重要性

依照「溫水煮青蛙」,但疼痛突然出現,為什麼?有東西阻礙每次運動後的「恢復」。例如:睡眠不足、營養不良、疾病,甚至心理困擾(壓力太大會導致受傷?是的,不要懷疑)。

錯誤訊息

大多數運動傷害都歸因於上述「負荷/能力」的關係,不幸的是,許多人被告公然的錯誤訊息:「他們的肌肉骨髂有問題」,他們經常被告知受傷是因為生物力學異常所造成,例如結構不對稱或「動作錯誤」。

其它無意義的傷害解釋可能包括:
  • 你的一條腿比另一條腿短。
  • 你不符合動作標準。
  • 你的臀肌沒有啟動。
  • 你的骶骨傾斜了。
  • 你的髕骨沒有在正確的軌跡上。
  • 你足底太平了。
  • 你的核心不穩定。
  • 你腳踝過度內翻了。
這些都經過了充分的研究,結果是這些解釋大部份都是完全錯誤的,那些確實存在問題,可能導致某些組織承受更高的壓力,但關鍵在於「負荷>能力」。若我們給身體足夠的時間來適應,即使存在潛在不對稱或不穩定的動作模式,受傷和疼痛也不太可能發生

你看過殘障奧運嗎?想想看,儘管存在巨大的不對稱和代償,人類的生物系統仍然能夠取得如此驚人的運動成績,這是多麼令人驚訝。只要你給身體足夠的時間來適應所承受的壓力,你的骨骼和肌肉就能夠適應極端的要求。

---
回到學員的狀況,工作關係,她需要長時間開車,髂腰肌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況(緊繃會導致臀大肌延遲反應),雖然如此,過去經驗,若400間歇跑控制在8~10趟,身體是能夠承受的,但跑步教練要求跑12趟時,當下身體就有點吃不消,吃完課表的隔天,下背不適。

建議在訓練時,要聆聽身體的聲音,並且盡可能與教練進行溝通。
---
問題:「為什麼山姆在看匹克球書?」
回覆:「因為最近山姆在學匹克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