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職業運動員在練雜耍球,有什麼好處呢?
雜耍球(Juggling)最明顯的好處是訓練「手眼協調:眼睛所見傳遞給大腦,大腦再發出指令給手部,手部做出任務」。許多運動員會在訓練或賽前的熱身進行雜耍球,像是NBA球星維克托·文班亞馬(Victor Wembanyama)、勇士隊球星史蒂芬·柯瑞(Steph Curry)、西班牙網球球星艾卡拉茲(Carlos Alcaraz)等。
在《Juggling Basics, Why and How To》列出雜耍球的幾項好處:
心理層面
- 自信心(Self Confidence)
學習新技巧,面對挑戰,將複雜動作分解成簡單步驟,藉由持續動作來掌握技巧,培養自信心。 - 聰明的大腦(Bigger Brain)
2004年,德國研究人員招募了24名志願者,並在三個月的時間內教會其中一半的人玩雜耍。實驗前後的核磁共振掃描顯示,12 名學習者的顳中部和後頂內溝(即負責視覺和運動活動的兩個區域)的灰質增加。 - 同時使用左右大腦(Uses Left and Right Hemisphere Together)
就像演奏樂器一樣,雜耍使用大腦的左側來保持速度、節奏和模式,同時使用大腦的右側來發揮創意,以創造和練習新的技巧組合。
生理層面
- 運動技能(Motor Skills)
許多人認為這是學習雜耍最明顯的影響,可以提高手眼協調、雙手靈活性、週邊視覺、反應能力、平衡、視覺追蹤技能甚至是節奏感(Juggling will improve your hand-eye coordination, ambidexterity, peripheral vision, reflexes, balance, visual tracking skills and even rhythm. )這些特質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員,也是每個人每天都會用到的技能,而且只要稍加練習,就可以讓它們更精進。
情緒層面
- 緩解壓力(Stress Relieving)
為了將注意力集中到雜耍上,你必須將煩惱放在一邊,全神貫注。雜耍可以促進「放鬆狀態下的專注(relaxed concentration)」,你會忘記過去,拋開未來,完全活在當下。你不會擔心其他事物,只專注於手邊的任務。這是運動員為取得最佳成績所追求的心理狀態,又名; “心流(in the zone)。”
關於手眼協調,賈斯汀·奧喬亞有一篇相關的文章《Juggling: One Skill All Athletes Can Benefit From(譯:雜耍:所有運動員都能受益的技能)》,文中透過BlazePod的反應燈訓練系統來測試訓練完雜耍球後,對手眼協調速度的改善,測試方法如下:
- BlazePod系統內的預設測試。
在牆上設置五個反應燈,它會隨機地每次亮起一盞燈,持續 30 秒。當燈亮時,你要盡快擊打它,然後另一盞燈亮起,然後重複。目標是在 30 秒內盡可能的命中。
每天練習雜耍10分鐘,持續一個月:
- 首次成績:44 次、0.631 反應時間
- 一個月後:50 次、0.559 反應時間
- 二個月後:56 次、0.498 反應時間
(作者說這不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的,也不是已發表的研究項目,但結果清楚地告訴我們,雜耍對手眼協調有正面的影響。)
另外一篇文章《Build your neuroplasticity with juggling and boost your speed(譯:透過雜耍來增強神經可塑性並提高閱讀速度)》,節錄部份內容如下:
- 成年人的大腦依然是可以被訓練的!
- 「神經可塑性」一詞指的是大腦在一生中透過形成新的神經連結來重組自身的非凡能力。這種適應性使大腦能夠根據新的經驗、學習和環境變化進行調整。在雜耍中,參與這種複雜的運動活動可以刺激大腦協調手眼運動、追蹤多個物體並保持節奏模式,從而刺激神經可塑性。這些活動可以導致大腦結構變化,增強認知功能。
- 玩雜耍有助於閱讀(速讀)
玩雜耍可以增強周邊視覺,讓你一眼就能看清更多的文字,減少眼球運動,提高閱讀速度。 - 準備好開始了嗎?從簡單的三球開始,每天練習幾分鐘。隨著您的進步,逐漸增加複雜性。即使是短暫的、定期的訓練也能帶來顯著的認知益處,因此堅持是關鍵。請記住,神經可塑性依賴挑戰,所以不要猶豫,突破自己的極限!
- 停止練習後,效益會逐漸消失,所以它需要「持續練習」。
我有明顯感受到「看清更多的文字」,因為常唸故事書給小孩聽,在練習雜耍球的過程中,唸故事變的更順暢、文字也看的更清楚。
為什麼我會接觸雜耍球?
我有打匹克球,但能到球場練習的機會十分有限,所以在思考球場外能「練什麼」,因此每天利用有空的時間來練習雜耍球。在打匹克球時,球確實看的更清楚,也更容易打的「甜蜜點」,反應速度也變更快(尤其是截擊),球場外也在情緒及閱讀上看到好處。
可以把雜耍球當作是發展大腦的一項工具,也可以視為改善運動技術學習的工具,推薦這項練習給所有的讀者及學員!
(雜耍球與神經科學)
2025-6-11更新
因為練習雜耍球的目的是希望從中獲得刺激與「壓力」,所以熟悉3顆球的雜耍後(可以連續丟60秒),除了在練習四顆球之外,有一天我突想有個點子:「挑戰三種不同的球,桌球、網球及棒球?」,查了ChatGPT,它給了以下的答案:
- 增強感官辨識與反應
-不同球的重量、大小、彈性與表面材質會讓你在空中快速識別每顆球的特性。
-可訓練眼睛與手的協調能力,讓你在極短時間內對不同刺激做出調整。 - 提高手眼協調與注意力切換
-必須持續「更新」你的動作策略,例如對乒乓球用力要輕、棒球則要更穩定抓取。
-增進注意力分配和任務切換的能力,這對日常生活和運動表現都很有幫助。 - 促進大腦可塑性與左右腦協同
-雜耍本身已被研究證實能增加大腦灰質密度。
-加入變化元素(不同球)會加強腦部的多區整合,例如運動皮質區、感覺皮質區與前額葉皮質。 - 提升動作適應力與靈活性
-在現實生活或運動場景中,我們面對的環境並非總是穩定一致,這種訓練有助應變能力。
-有利於運動員或從事需要快速動作調整者(如匹克球運動員)。
現在的目標是以連續雜耍60秒,也同時在練習四顆球的雜耍(卡關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