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球+] 長丁克策略:攻擊右側對手的反拍

以終為始,把比賽當作練習的目的地。 

上週一打匹克球,我和一位國中生隊友先訂好戰術——攻擊右側對手的反拍
因為多數人的反拍較弱,她執行得很好,即使不是每一球都能做到,戰術效果依然明顯。

週六的球敘,有球友問我:「長丁很難,怎麼打?」
我回答:長丁的目的之一,是讓對手不好回擊或進攻。
只要記住攻擊右側反拍,即使球稍微打高,對方的進攻威脅也會小很多。

比賽通常是比「誰先失誤」

對於沒有持拍型運動背景(如網球、桌球、羽球等)的初學者,
又沒有太多時間到球場練習的人,
建議優先練習 「低技術性 × 高穩定性」 的擊球方式,
而不是追求旋球(如正旋 topspin dink 或反旋 slice dink),
因為旋球的失誤率通常更高。

高難度的動作,需要長時間磨練身體協調、擊球時機等細節;
相較之下,低技術性的推球(push shot)
能更快建立穩定性與實戰能力,
讓比賽持續進行、不輕易失分。

敢用、常用才會越來越純熟

很多人以為比賽就是臨場發揮,
但其實,比賽是把練習內容搬上場的地方。

比賽時就按照練習的策略去打,
即使一開始做不好也沒關係,
因為訓練和比賽本來就不同。

重點是——敢用、常用
才會越來越純熟。

當技術純熟後,
再練習更高難度的技巧時,
你會更快抓到擊球的要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