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課程/講座

疼痛跟大重量不見得有關,跟肌肉沒有喚醒及活化有關。

收到一位膝蓋疼痛的學員的回饋:「進行有氧運動,左膝好超級多,跳躍什麼都不會痛,而且沒有戴護,好一陣子沒有這種感覺了。」替他感到開心,也藉這個機會來分享實際的看法。

首先,緊繃或疼痛不見得跟肌力或因為你進行大重量訓練(註)有關,而是跟肌肉沒有確實「喚醒」有關,喚醒的意思是說肌肉正確工作,而沒有「延遲」反應的狀況,肌肉沒有被「喚醒」,容易出現「代償現象」,也會導致關節「不穩定」,而「疼痛源自於關節不穩定」。

註:大重量訓練常見的定義是指負荷在「5RM」以內,也就是最多只能做5下的重量。比方說,常聽到的,槓鈴背蹲舉,進行5RM的「強度區」的訓練。所以若雙手持負重的分腿蹲,選擇的強度是5RM,依照以上的定義也能稱作大重量訓練。

當肌肉延遲反應,導致關節不穩定,即使不從事大重量的訓練,而是無負重的徒手動作(如分腿蹲),民眾都可能會出現「疼痛」的症狀,而這剛好是這位學員的狀況,肌肉不是無力,而是沒辦法在需要的時刻即時做出「反應」。

首先,山姆先請這位學員做出讓他會膝蓋不適的動作「分腿蹲」而左腳膝蓋會不舒服。

接著,山姆依照《強膝訓練》書上說的肌肉喚醒方式,協助這位學員喚醒「臀部」、「腰肌」、「股四頭肌」及「大腿後側」,其中臀部及股四頭肌的部位按壓時的「痠痛感」十分明顯,代表肌肉延遲的情況比較嚴重。

最後,請這位學員在重新進行「分腿蹲」的動作,左腳膝蓋不舒服的症狀明顯改善。後來隔天他去進行有氧運動後,傳來文章一開始的回饋「進行有氧運動,左膝好超級多,跳躍什麼都不會痛,而且沒有戴護,好一陣子沒有這種感覺了。」類似的案例在今年發生非常多起,大家都誤認為是「肌力」不足或「肌肉」太緊,但真正的問題是先解決「肌肉未喚醒」的問題。而有的人會說跟他們做的「大重量」訓練有關,其實這有一個觀念需要被「釐清」。什麼是功能性肌力訓練?什麼是大重量訓練?

功能性肌力訓練即「目的性」為主的訓練,所以就要回到你從事肌力訓練的「目的」是什麼?只要符合目的的都是「功能性訓練」。

若目的是增加肌肉量、改善體態,健美式的訓練就符合你的目的,健美式訓練是符合你需要的「功能性肌力訓練」。

若目的是發展最大肌力或者從事健力比賽,健力式的訓練(常見的動作如深蹲、臥推、硬舉)就符合你的目的,健力式訓練是符合你需要的「功能性肌力訓練」,而深蹲、臥推及硬舉就是功能性「動作」。

若目的是從事球類運動或單腳為主的運動,如籃球、冰球、走路跑步、爬山等,單邊訓練就「更」符合你的目的,單邊訓練就是符合你需的「功能性肌力訓練」,而分腿蹲、後腳抬高蹲、單腳直膝硬舉等就是功能性「動作」。

所以必須了解「目的」是什麼,才能選擇出「更」為適合的訓練方式及動作,畢竟,每個人訓練「時間」有限,如果在有限的時間內發揮到最大的效果,這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我常說的訓練「效率」,選擇「更」符合需求的動作及方式,讓你更快達到訓練的「目標」。

而功能性訓練「包含」大重量訓練,這裡大重量訓練是指「選擇負荷在5RM以內的重量來進行訓練」。當你了解「功能性訓練」及「大重量訓練」的定義之後,應該可以理解,他們跟「疼痛」沒有什麼直接關係,還是要回歸到身體肌肉本身,它是否有正確的被「喚醒」、連結是否有被「活化」、動作技術是否「正確」、重量是否超出能力範圍等。

關於「功能性訓練」,除了山姆寫的《強膝訓練》著作外,山姆強力推薦這三本書《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功能性訓練的經典著作)》、《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某動作訓練哪些肌肉、對應到實際場上的情境》及《好教練的養成之道(訓練思維)》。

以上分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