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下床時,腳底會有刺刺的感覺,但走一走就好了?
早上下床時,腳底會有刺刺的感覺,但走一走就好了。
學員以為是足底筋膜炎,但其實這比較像是淋巴浮腫的現象。
那要怎麼分辨呢?
- 足底筋膜炎:愈走愈痛。
- 淋巴浮腫:愈走愈不痛。
「可是我早上都有晨跑啊!」
沒錯,但更精確地說,是活動量不平均。
這就要談到淋巴系統。淋巴系統是身體的「下水道」,不像心血管系統有中央幫浦(心臟),它主要依靠肌肉的收縮來推動流動。
跑步的確能促進淋巴循環,但這個效應只會持續一段時間。
如果接下來整天都處於靜態狀態(久坐、久站),淋巴循環就會再次變慢。
換句話說,對淋巴系統而言,運動就像是一次性的沖水,但如果接下來整天都沒有再「流水」,下水道還是會堵住。
當淋巴系統缺乏正常流動,水分就容易滯留在組織裡。再加上氣候潮濕或鹽分攝取偏高,腫脹感就會更明顯。
事實上,淋巴系統與肌肉反應有直接關聯(可參考《無痛登山肌力訓練》的說明)。
當淋巴系統運作不良時,肌肉反應也會受影響,進而影響整體身體的運作與表現。
——以上說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