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槓硬舉最難的技術
在進行六角槓硬舉時,手臂的角色並不是「發力」,而是把重量吊起來的穩定連結。主要的發力來源仍是下肢,因此六角槓硬舉被歸類為下肢訓練動作。
想要讓力量順利從下肢傳遞到槓鈴,上肢必須固定出穩定的吊臂結構——這裡的關鍵,就是收緊闊背肌。當闊背肌啟動時,力量會依序傳遞:下肢 → 骨盆 → 脊椎 → 肩膀 → 手臂 → 六角槓。
若闊背肌未收緊,吊臂就會鬆散,使整個結構不穩,脊椎容易像「釣竿」般彎曲。此時你可能會感覺槓鈴是被「往前拉起」,而非「垂直上升」,甚至在腰椎(下背)產生壓力。
許多人因肩膀活動不足、長期姿勢不良(例如駝背)而失去對闊背肌的控制,導致難以正確發力。常見錯誤包括:
- 肘窩沒有外轉、手臂無法穩定。
- 用「夾背」(讓肩胛骨靠近)或「挺胸」取代闊背收緊。
但事實上,「夾背」主要使用菱形肌與中斜方肌,與闊背肌的功能並不相同。
長期缺乏活動或筋膜緊繃,都可能影響這項控制。一旦學員能掌握這項技巧,不僅負重量能明顯提升,動作安全性也會增加。某種程度上,這也意味著學員的肩膀變得更健康,能滿足技術動作的需求。
為了幫助啟動闊背肌,除了放鬆上肢與肋骨側邊筋膜外,熱身可安排全身性動態伸展(如雙手高舉、左右轉體等);在肌力訓練中,全活動範圍的划船動作與伏地挺身,也是培養穩定吊臂與肩部控制的極佳選擇。
這位長輩學會最難的技術了,六角槓硬舉明顯的進步。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DCJFBT7G9/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DCJFBT7G9/
留言